察右中旗黄花沟景区:文旅融合打造北疆草原旅游新业态

2025年07月14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张莉娜 高伟

在察右中旗,辉腾锡勒草原正以创新姿态探索旅游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成功塑造出别具一格的草原旅游新业态,成为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花沟景区在今年实现了历史性升级。智能化停车场新增500个车位,并配备实时导航系统,让游客享受“零等待”泊车服务,有效解决了停车难题。景区内,粉色网红小火车穿梭在广袤草原上,套马杆步道蜿蜒伸展,彩虹蒙古包点缀其间,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构建出一个个沉浸式的草原网红打卡场景,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工作人员则化身“形象大使”,热情主动地向游客分享草原风光拍摄技巧,推荐小众打卡点,用专业且贴心的服务,为游客营造出宾至如归的游玩体验。

来自江苏苏州的游客路先生感慨地说:“这里的风景太美了!平时工作压力大,看到这片草原,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而且停车很方便,服务人员也很热情,整体体验非常棒。”

文化赋能是黄花沟景区的一大特色。原创实景剧《相会敖包》历经7年精心打磨,将蒙古族长调、呼麦等传统艺术与现代声光电技术完美融合,成为草原文化的亮丽名片。演出过程中,演员与观众频繁互动,让游客从单纯的“观看者”转变为文化体验的“参与者”,极大提升了文化体验的深度与趣味性。

内蒙古辉腾锡勒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喜介绍道:“今年我们不仅投入资金升级硬件设施,还注重挖掘草原文化基因,现在游客凭交通票就能免费体验下马酒、奶茶熬制等民俗活动,真正实现‘一张票畅玩草原’。”

亮眼的数据见证了黄花沟景区的蓬勃发展。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5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4亿元,与2014年相比,游客接待量增长3.13倍,旅游收入增长12.69倍。如今的黄花沟,已成功从单一观光景区转型为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从过去的“走马观花”到如今的“下马体验”,凭借文化铸魂、科技赋能、生态筑基,黄花沟景区不仅守护住了绿水青山,还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其华丽蜕变,正是乌兰察布草原旅游升级发展的生动缩影。随着“草原+”战略的持续推进,黄花沟景区正以昂扬之姿,朝着北疆文旅融合新高地加速迈进,为游客绘制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草原文旅画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