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如种,德润心田

2025年07月16日

察右前旗平地泉中学2304班 靳皓塬

诚信这俩字,藏着老辈人传下来的大智慧。你看“诚”字,左边是说话的“言”,右边是“成”——说出口的话就得努力做到;“信”字呢,左边站着“人”,右边挂着“言”,就是人说话要顶天立地。这俩字像并蒂莲,缺了哪瓣都不完整。

咱老祖宗早把道理琢磨透了。孔子说“人无信不立”,就像咱村头开小店得挂营业执照;程颐更直白:“诚信就是种地,春种秋收糊弄不得。”我爷爷常念叨《中庸》里的话,说诚信像日头东升西落,天天都应准。

历史课本里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周幽王把烽火台当烟花放,真打仗时诸侯都不来了,这跟总说“明天还你镰刀”却总食言的邻居有啥两样?商鞅在城门口摆木头赏金,看似傻气,其实跟工头雇佣工人去田地除草前说“干完活就结工钱”一个道理——说到做到才能服众。

如今电子时代,诚信换了新衣裳。手机支付要查信用分,网购好评能抵钱花,这不就跟老票号凭信誉流通银票一个道理?春秋时季札挂剑守诺,留下千年美名;现在电子借条凭数据说话,不也靠诚信打底?所以说:诚信不是锈钝的犁铧,而是浇灌返青的井水;诚信不是风中的炊烟,而是晒谷场堆成垛的金口碑;

诚信不是画在沙地上的饼,而是夯进田埂的木楔子;诚信不是纸扎的稻草人,而是刻在青石碑上的老规矩。

诚信就像咱种玉米,春天撒种时若掺了假种子,秋后咋能收满仓?商鞅赏的那五十金,就像往田里施足底肥;周幽王点的烽火,好比往庄稼地撒盐。现在图书室里的借书登记本、手机里的电子借条,不过是换了记账方式,核心还是那句“吐口唾沫是个钉”。五千年传下来的道理,不就体现在我们每天对同学许下的承诺里,比如“放学后我帮你复习功课”吗?

指导教师:姚芳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深刻阐述了诚信的重要性。文章从“诚”和“信”两字的结构起笔,结合孔子、程颐等古人的名言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展示了诚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变价值。文中还引用电子时代的实例,如手机支付信用分和网购好评,说明诚信形式虽变但本质不变。文章使用了井水、金口碑、木楔子等形象比喻,并通过种玉米的例子强调诚实守信的关键性。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展示了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底。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