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王国爱
通 讯 员 张 婧
当高铁以风驰电掣的速度重塑中国铁路版图时,在卓资县的山岭间,一袭墨绿色的身影——6055次列车,依然每日准时穿行。这趟连接大同与包头的普速列车,以其亲民的票价和不变的坚持,成为京包铁路卓资沿线乡村居民不可或缺的“便民公交”。
中午时分,卓资县卓资山站的站台上,等待列车的乘客身影渐多。他们中有午休通勤的上班族,有进城购物返乡的农民,有回家探亲的学生,也有带着行李前往邻近乡镇办事的群众,最让他们感到温暖贴心的就是这趟车十几年不变的亲民票价。“这趟车很准时,票价7块钱,从卓资山到旗下营很方便,我们这些经常两头跑的人,都坐这趟车。”旅客王妙莲说。
当列车缓缓停靠,乘客们自觉排起队,有序上车。车厢内舒适的新式座椅取代了长条硬板座,阳光透过宽大的车窗,照亮整洁的车厢。乘客们或轻声交谈,或眺望窗外山野,享受这份平稳。身着笔挺制服的乘务员手持电子检票终端,为每一位乘客查验身份信息,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传递着服务的温度。
包头客运段列车长田晓慧介绍:“这趟6055次列车是从大同到包头的老路线,沿路停靠27次,主要服务沿线的老乡们。虽然现在动车、高铁有很多,但我们这趟慢车也有一批固定的‘粉丝’,因为这趟车每个小站都停,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
据了解,卓资县卓资山站建成于1921年,这座百年老站历经风雨,见证了卓资的历史与变迁。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它是保障战略物资运输的重要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依托京包铁路便利的交通与庞大的客流,卓资熏鸡从这里“飞”上了南来北往的绿皮火车。车厢里,“卓资熏鸡”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成为几代人深刻的旅途记忆,这份独特的“卓资味道”沿着铁路线声名鹊起,逐渐成为卓资县亮丽的名片和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今的卓资山站,功能更加纯粹且温暖,它专为沿线的居民提供短途出行服务,目前仅开行6055/6056次一对旅客列车。
“卓资山站是一个百年老站,主要为沿线的乡亲还有职工提供短途出行服务,我们车站全体职工集中力量服务这趟列车的乘客,这种专一和坚守,本身也是我们铁路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体现。守护好这个站,服务好这趟车,就是守护一条连接城乡的温情纽带。”集宁车务段卓资县东区段书记李鑫说。
风驰电掣的高铁,象征着时代的飞跃。悠悠前行的6055次绿皮火车,则以其特有的“慢”节奏,丈量着百姓日常生活的温度和卓资县日新月异的发展。它不声张,却坚定履行着连接村镇、服务基层的使命。几十载车轮滚滚不停歇,这趟承载着几十载情谊的慢火车,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继续书写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温情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