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本报记者 李璟 通讯员 郝勇君
眼下,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以及及时的雨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走进察右中旗的乡间田野,只见绿油油的农作物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全年的丰收奏响了绿色的序曲。
马铃薯、小麦、燕麦等农作物是察右中旗粮食生产的“主心骨”。自年初以来,各级政府及农牧部门结合当地农作物种植的区域特点,突出“早谋划、快行动、精管理”的科学规划,全程保障农资储备和技术指导,高质量完成了春耕春播工作。得益于及时跟进的农技、农艺和适机化技术措施,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作物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查看苗情、墒情、虫害和病害等情况。目前,作物根系发达,茎秆壮实,绿色的叶片随风摇曳,展现出蓬勃的生长态势。
“三分种,七分管”,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是丰收的关键。锄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必不可少。察右中旗保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内蒙古农科院专家团队以及市、旗、乡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对种植的2600多亩马铃薯适时开展中耕、锄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精细化管理,各生产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为全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察右中旗凭借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优势和区域优势,今年双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重新整合周边村民土地800多亩,建设了马铃薯单产提升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内出苗整齐、长势喜人。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合作社采取科学中耕以改善土壤透气性、及时锄草以提升作物生长力、按需追肥以提供充足养分等精准措施,全力培育壮苗、促进生根,确保稳定收益。
近年来,察右中旗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保面积、提单产、建品牌为抓手,全面确保粮食安全。同时,高度重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控水、控肥、控药、控膜等措施,结合科技兴农、智能农机助力、创新模式汇力、品牌打造拓力等手段,以工作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探索主体多元、造血持久的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路,进一步提升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下一步,察右中旗将继续组织专家团队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地进行技术指导,以科技力量及时解决马铃薯、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在管护到收获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有效提高农民田间管理水平,保障种植户稳定增收,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这片土地绘就丰收的图景。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