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市民在“乌兰察布之夜”购物实习记者 刘诏烨 摄
□本报记者 鲍娜 实习记者 候佳乐 刘诏烨
华灯初上,市井烟火气渐浓,夏日乌兰察布的夜生活拉开帷幕。从“乌兰察布之夜”到体育场夜市,各具特色的夜市成为市民与游客的欢乐聚集地,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夜生活图景。
步入“乌兰察布之夜”,浓郁的地方风情扑面而来。舞台之上,传统蒙古族舞蹈准时开演。年轻舞者身姿矫健,舞步利落大气,将蒙古族舞蹈的豪迈与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掌声不断,来自张家口的游客李其锋感慨:“舞者们的表演太震撼了,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让人仿佛看到草原的辽阔!”热烈的掌声,既是对表演的肯定,也传递着对蒙古族文化的喜爱。
非遗手作区里,蒙古族银器匠人的工作台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他手持錾子,在银片上雕琢出奔马纹,叮当声中,一件精美的银器逐渐成形。“不少游客看我做手工入了迷,最后带走个小挂件当纪念。”匠人笑着说道。这些银器不仅是工艺品,更成为传递蒙古族文化的载体。
非遗美食展区同样热闹。丰镇月饼刚出炉时,熏烤香与麦香交织,散发着独特诱人的香气;卓资熏鸡色泽红亮、油润发亮,令人垂涎欲滴;网红奶皮子酸奶口感醇厚、酸甜适中,深受年轻人喜爱。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女士边品尝丰镇月饼边点赞:“早就听说乌兰察布美食出名,今天尝了正宗的丰镇月饼,酥脆香甜,果然名不虚传!”
体育场夜市则呈现另一番热闹景象。整齐排列的摊位前人头攒动,红蓝遮阳棚在灯光下格外醒目,红色桌椅错落摆放。
市民张秉义和朋友们围坐一桌,烤串冒着热气,冰镇啤酒泛着泡沫。他们举杯畅饮,聊着生活趣事和工作烦恼,时而低声交流,时而开怀大笑,爽朗的笑声为夜市增添了烟火气。不远处,市民周静牵着孩子的手穿梭在摊位间,孩子攥着刚买的热狗,小脸尽是满足。周静不时俯身帮孩子擦去嘴角的油渍,偶尔尝一口孩子递来的食物,温馨的画面定格成夜市里动人的风景。
烤串的焦香、小吃的甜糯、啤酒的清爽……各种味道在空气中交织,构成夜市独特的“香气名片”。套圈、打枪等小游戏区也围满人群,孩子们踮脚瞄准目标,大人们跃跃欲试,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夜色渐深,“乌兰察布之夜”和体育场夜市仍人流如织。这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是城市经济活力的温暖注脚,更是老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日常,在乌兰察布的夏夜里,持续绽放着绚丽的光彩。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