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监管员检查商家证照 本报记者 鲍娜 摄
本报讯(记者 鲍娜)夏日,在户外烧烤成为许多市民消暑的热门选择,烧烤食材店的生意日益火爆。为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7月21日,集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围绕烧烤食材店从经营资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贮存条件、标签标识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一份食材来源可溯、质量可控。
在检查中,监管员对经营户的资质审查严格把关,仔细核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明;认真查看肉制品的进货台账、采购票据、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确保食材来源清晰,严防“三无”产品、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制品流入市场;对预包装肉制品的标签标识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标明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及地址等信息,严禁销售标签不规范或虚假标注的产品。此外,监管员还向商户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商户诚信经营、规范经营。
据集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泉山中队监管员李瑞鹏介绍,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规要求,肉类需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确保无异味、无变质;蔬菜应新鲜无黄叶、无腐烂,优先选择本地可追溯来源的菜品;水产类需鲜活或冷冻保存,解冻后无异味;调料需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及生产厂家,无过期或变质。在储存方面,要求分类存放,生熟食材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肉类、水产类冷冻保存(-18℃以下),蔬菜、水果冷藏保存(0—4℃);调料密封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同时,要求商家定期检查,每日检查库存食材,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品,并记录销毁情况。加工环节也有严格规定,加工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每日进行手部消毒,穿戴清洁工作服、口罩;加工过程中禁止佩戴首饰、吸烟,接触直接入口食品需使用一次性手套。
“连日来,集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食品安全主题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重点纠治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大力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从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材,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李瑞鹏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