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关注人文素养

2025年07月24日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对课堂授课要求越来越严格,更加注重思想层面上的教学和引导。小学语文除了对学生开展学科性知识的教学之外,还担任着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如今倡导的是,将授课理论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从狭义上来说,是个人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自身内心的东西,主要指的是个体精神品质和文学内涵。广义上来说,人文素养是个体发展为人才的必要内在精神品质,这种精神放大了讲就是爱国和节气方面的良好品德。从更加现实的角度出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其学习和生活上都有巨大的帮助。在学习上,首先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与理解,其次是学生能够更加融会贯通其他学科,综合提升,使自身全面发展。

二、增强人文素养培育的方法

1、利用课本教材内容,感受人文素养内涵。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人文素养。

3、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积累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基础性的,也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学生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关键取决于该阶段的培养是否有效和到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尝试和创新课堂授课中增强人文素养培育的方法,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2.李吉林《情景教育精要》

兴和县东梁小学 李文娟

赵飞 刘学峰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