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多举措绘就水生态保护新画卷

2025年07月25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马晓波

近年来,化德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水环境、提升水生态质量为目标,聚焦群众关心的突出水问题,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综合平台作用,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

化德县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通过召开全县总河湖长会议,将河湖长制与各项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三级河湖长知责、明责、履责。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为县第一总河(湖)长、总河(湖)长,率先垂范,先后5次深入察汗淖尔流域的特布乌拉河、牛家房河等地开展巡河调研。

截至目前,全县106名县乡村河湖长切实履行“守河有责、守河尽责”的使命,利用“河长通”手机APP开展实地巡查,累计巡河巡湖2167人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有效解决了河湖管理保护中的诸多问题。

坚持系统治理,推动多元共治

化德县坚持系统治理理念,推动多元共治,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强化工业用水政策约束,降低生活用水漏失率,并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超采区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地下水水位连续21个月同比回升。

在河湖健康评价方面,化德县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了1条河流、3个湖泊的健康评价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河湖管理保护“春季”专项行动和5次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排查整改“四乱”问题4个,清理占用河湖岸线0.8公里,清理垃圾300余吨,动用机械13台次。此外,还完成了水利部推送的68个妨碍河道行洪疑似图斑复核工作,以及6个乡镇25条河湖“一河(湖)一策”(2023-2025)实施方案的修编工作,并完成了6条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任务。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化德县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达标监管和在线监控,确保企业稳定达标。城镇生活污水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65.5%。同时,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减肥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宣传培训活动,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全县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推广大豆根瘤菌剂接种2万亩,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33万亩、绿色防控34万亩。此外,还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0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强化水源保护,加强执法监管

化德县高度重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Ш类标准。根据水源条件和需求,建设了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并制定了应急预案,着力提升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同时,定期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强化水源保护。

在生态修复方面,化德县积极推进水土保持治理,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3项,投资和完成率均超70%。此外,还加强了察汗淖尔流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水改旱2200亩,封停机电井18眼,压减流域内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4.3万亩,察汗淖尔水位呈现上升趋势。

化德县还通过检察建议和公益诉讼等途径,搭建了河湖管理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平台,充分发挥“河湖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的作用,强化检察机关与河长办的协作关系,共同应对各类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化德县水利局与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开展河湖管理执法检查2次,对南防洪沟河治理发出检察建议书1件,并限期完成了整改。

下一步,化德县将继续全面压实三级河湖长责任,强化河湖长巡河巡湖职责,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同时,全力以赴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秩序,加大非法采砂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更大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