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金鑫
今年以来,化德县将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作为推进文化建设的总抓手,持续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让北疆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筑牢理论体系建设,构建北疆文化“软实力”。立足化德县裕民文化、张库大道重要驿站、秋灵沟守备一师红色军旅文化等丰富资源,制定了《化德县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打造“县委讲师团+百姓名嘴宣讲团+青年志愿服务宣讲队”三级宣讲矩阵,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草原书屋等文化场所,通过阅读分享会、亲子共读、草原书屋线上阅读推广等形式,开展“北疆文化”各类阅读活动53场次、“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135场次,覆盖人口2.6万人次。“文润北疆·书香化德”4·23读书日主题征文活动中,收到全县各界干部群众投稿375篇,形成《裕民文化资源开发与转化》《让北疆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等2篇理论文章,让各族群众在理论宣讲和感悟中感受北疆魅力,凝聚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
拓宽云端宣传渠道,点亮北疆宣讲“灯塔群”。围绕化德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依托“活力化德”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开设“弘扬北疆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专栏,结合图文展示、视频播放、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发布文字、图片宣传报道39篇、视频46个,邀请市文旅星推官拍摄裕民文化、守备一师等微视频6个,裕德公司制作相关视频2个。微信公众号“北疆文化”建设专栏刊登优秀散文诗歌及县外文学爱好者来稿32篇,公众号“干枝梅影像”展播化德风光1期。
丰富文化服务活动,共绘北疆和谐“同心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耕本土文化资源,累计在各乡镇、社区等地书写和赠送春联4500余副,开展“你点单·我送演”惠民演出60余场次、公益电影放映400余场次、“蒙古马精神”主题系列活动20场次,惠及群众5800余人次。依托县少年宫、老年大学推出“文润北疆 艺启乐享”全民艺术培训,开设书法、绘画、器乐等23门精品课程,化德县乌兰牧骑创作了歌舞《化德好地方》《一对对花喜鹊》《化德我要赞美你》;舞蹈《吉祥北疆》《万丽》;小戏《乡村趣事》等本土作品。同时,舞台剧《圆月下的干枝梅》已完成剧本创作,构建起“红色基因传承”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守护文化遗产“根脉”,擦亮北疆文化“金名片”。完成了境内历史遗址登记工作,发放文物保护宣传页5800多份,北疆文化展厅选址已确定,设计初稿已完成,并向全社会发布了文物征集公告。《永远的丰碑》、《化德简史》、裕民文化文物画册、裕民文化研究书籍初稿已完成,裕民遗址群国家文保单位的前期手续已办理。化德县乌兰牧骑在北京市东城区、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康保县各开展交流演出1次,依托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灵沟军旅展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常态化开展北疆文化宣传教育活动38次,在全县形成了“触摸历史肌理、守护文化根脉”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化德县将立足裕民文化、张库大道重要驿站、秋灵沟守备一师红色军旅文化等资源,进一步扩大“北疆文化”知名度,全力打造“裕民文化”“十五的月亮原创地”文旅IP,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切实让北疆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