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让北疆文化绽放光彩

2025年08月04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张爱华

近年来,商都县立足地域禀赋和历史底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通过助推历史文脉资源赓续传承、助推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助推全媒体矩阵广泛传播、助推北疆文化阵地提质增效“四个助推”,让北疆文化绽放光彩。

近日,由著名艺术家武利平担任总导演、总策划的大型东路二人台原创剧目《驿站明灯》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排练倾情首演。该剧以张库大道百年商贸史为背景,通过梁家仁德客栈的兴衰故事,生动再现古道驿站的商贸繁华与人文精神。张库大道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不仅是贯通南北的商贸动脉,也是连接多元文化的情感纽带。商都县作为这条千年古道上的关键节点,见证了驼铃声声中的繁华贸易与文化交流。

《驿站明灯》的上演是商都县助推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商都县创作了一批具有北疆文化特色、商都元素的艺术精品,编排打磨歌曲《商都之恋》《察汗淖尔的月光》、舞蹈《红色文艺轻骑兵》和二人台小戏《乡里乡亲》《将心比心》《竞争》等文艺作品。与此同时,持续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36场次、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工程演出30场次、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在“盛世夕阳红”第11届中国文化艺术交流汇演中,舞蹈《永远的赞歌》获表演二等奖;在“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乌兰察布赛区选拔赛中,《商都之恋》《故土情》获二等奖,《家乡的那座山》获得三等奖,《醉美商都》《美丽商都》获优秀奖。

深化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充实完善商都的历史文化架构,助推历史文脉资源赓续传承。在文化研究方面,察汗淖尔生态文化研究会正在报民政部门审批成立。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商都县持续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发现文物遗址13处,完成231处文物遗址(点)复查及13处重点文物维护,建立全国重点文物金界壕长城定期巡查制度,国家文物西坊子土城子城址实施安防工程。在非遗方面,组织开展展示活动3次,剪纸“美好乡村”“爱国爱党”等题材剪纸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剪纸艺术节展。其中,剪纸《乡村振兴》获得第九届全国剪纸艺术节优秀奖。

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助推全媒体矩阵广泛传播。今年,积极推进“媒体+文旅”实践探索,围绕“我们的节日”“风筝展演周”等主题活动,累计发布作品150余条,其中“2025年元宵节系列报道”累计阅读浏览量30万+。截至目前,在中央级媒体推送上稿文旅报道8条,自治区级媒体上稿32条,市级媒体上稿40余条。

积极建设文旅品牌,助推北疆文化阵地提质增效。以北疆文化活动季——“歌游内蒙古”为主题,积极承办首届内蒙古东路二人台艺术展演周暨蒙晋冀陕四省区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全力推进“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走进北京平谷区,开展京蒙协作心连心,平谷商都一家亲——商都县乌兰牧骑赴北京平谷参加农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提升全县知名度与影响力。积极申报金石山地质公园、阿尔泰七台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董家村被评选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助推北疆文化阵地提质增效。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