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摆渡者

2025年08月04日

“文化人”并非简单的知识持有者,而是被文化浸润、以文化立身的生命存在。他们在传承中创新,于积淀中升华,让文化基因成为人格的底色,最终实现“人文化成”的生命境界。

文化人首先是传统的守护者。钱穆曾言:“所谓文化,本是指人类生活之总和,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文化人以敬畏之心承接文明薪火[1]。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樊锦诗,数十年扎根大漠,用现代科技保护古老壁画,让千年敦煌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2]。这种守护,不是僵化地复刻,而是如朱熹所言“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在理解中传承,让文化血脉不断流[3]。

文化人更应是文明的创新者。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强调对自身文化的清醒认知与创造性发展[4]。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将故宫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故宫文创”让文物走出展柜,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符号。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让文化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守护到创新,文化人始终是文明的摆渡者。他们让文化从典籍中走出,成为滋养心灵、塑造人格的力量,最终实现“以文化人”的深层价值——不仅让人成为有知识的个体,更成为有精神厚度、有文化担当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钱穆. 文化学大义[M].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1

[2] 新华社.樊锦诗:“敦煌女儿”的守望[J]. 人民日报, 2019-09-17(05)

[3]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4]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9

兴和县第一中学 陈晓丽 银芳芳

兴和县福瑞学校 张志强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