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市民牵绳遛狗 本报记者 朱旭敏摄
□本报记者 朱旭敏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猫狗等宠物的“脾气”也变得暴躁,加之人们穿着单薄,容易被抓伤咬伤,广大市民要警惕。
家住集宁区水语山城的王女士养着一只温顺金毛宠物狗,平日里小区里的大人小孩喜欢逗弄金毛玩。在一天外出散步时,遇到邻居小孩想要抚摸金毛时,平时温顺的狗子突然开始低吼,吓得王女士急忙拉走了金毛。
“这几天家里的金毛就开始变得烦躁,以往能安静待一下午,现在总是坐立不安,喂食时还会护食,兽医说是天太热,宠物情绪容易失控。这几天我遛狗时都不敢往有人的地方走,就怕发生伤人事件。”王女士说。
高温天气下,宠物的异常行为也让不少市民遭遇了意外。“前天在菜市场门口,一只没牵绳的泰迪突然冲过来咬了我的裤腿,吓得我摔了一跤。”市民张女士卷起裤脚,膝盖上的擦伤还清晰可见。她表示,现在看到路边的宠物都下意识绕着走,“特别是那些吐着舌头喘气的狗,总觉得它们随时会咬人。”
记者走访了集宁区的多家宠物医院,发现近期接诊的宠物应激病例明显增多。“夏季宠物容易‘发脾气’,因宠物情绪暴躁引发的抓伤案例增加了不少。”集宁区泉山北街某宠物医院的医生刘杨展示着接诊记录告诉记者,“每年天气一热,宠物进入发情期、身上的寄生虫也开始活跃,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宠物容易躁动,再加之人们衣着单薄、户外活动增加,招猫逗狗时就特别容易误判宠物情绪,被猫犬咬伤,抓伤。尤其是小朋友在和家里宠物玩耍时造成伤害的情况也比较多见。”
刘杨特别提醒,宠物的情绪波动往往有前兆:“狗狗频繁甩头、龇牙,猫咪尾巴快速摆动、耳朵向后贴,这些都是它们感到烦躁的信号,此时应避免触碰。尤其是陌生宠物,即便看起来温顺,也可能因高温导致防御心理增强。”
针对高温天气的宠物管理,刘杨给出了具体建议:遛狗务必使用牵引绳,长度控制在1.5米以内,大型犬建议佩戴嘴套。尽量选择早晚气温较低时段外出,避免在人流密集处停留。养宠人应关注宠物的情绪变化,当宠物出现呼吸急促、躁动不安时,及时将其带至阴凉处,提供清洁饮水,但切勿用冰水直接降温。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逗弄陌生宠物,尤其是正在进食、休息或看护幼崽的宠物,一旦发生宠物伤人事件,伤者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24小时内前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接种疫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