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给马铃薯装上“中国芯”

2025年08月08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张蜀雁

种子,这一生命的起点,虽小却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与潜能,它们在黑暗中奋力生长,以顽强的毅力冲破束缚,迎接第一缕阳光的洗礼。这一过程,既是种子萌发的生命奇迹,也是对生命旅途的深情诠释。

走进位于四子王旗吉生太镇的内蒙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雨公司)的“气雾培”智能棚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马铃薯苗,白色花朵点缀其中,煞是好看。

只见鑫雨公司总经理王淑娟小心冀冀地撩起苗床下的遮光帘,一串串小巧玲珑、色泽亮丽的马铃薯原原种挂满匍匐茎。种苗悬在蒙着塑料膜的铁架上,膜下,一条条根须坠着大串干净的原原种,浸润在自动喷洒的营养液中。

“这是我们采用‘气雾培法’技术生产的马铃薯原原种,长得像一串串葡萄,还可以反复采收。”王淑娟介绍,采用“茎尖剥离”技术生产马铃薯的脱毒组培苗,是取用马铃薯芽尖上最顶端部位的生长点诱导培养而成的。“组培苗在‘气雾培法’的培养条件下,与基质培养生产相对比原原种种薯产量可由每株2粒提升到每株80-100粒以上。”王淑娟骄傲地说,“气雾培法”生产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脱毒马铃薯种薯成本,有助于杜绝土传病害,大幅度提高原原种的产量和质量。

今年38岁的王淑娟,于201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呼和浩特、深圳工作,有着稳定工作及优渥生活的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回到家乡,更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位马铃薯研发人员。“我父母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我努力学习,为的就是不再让自己继续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王淑娟笑着说。

2016年,在外漂泊的她,怀着对父母家人的无限思念、对家乡故土的拳拳深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决心用自己所学“反哺”家乡,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正值鑫雨公司成立之初,我便就职于鑫雨公司,先后从事生产、销售、研发等工作。”王淑娟讲道。

据了解,鑫雨公司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以“气雾培法”技术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研发,经过一年半的基础设施建设,于2021年开始“气雾培法”规模生产研发。当时该公司聘请曾荣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新品种二等奖的姜润田老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就“气雾培法”进行指导研发。

“说实话,最初姜老师收我为弟子学习‘气雾培法’技术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可能’。” 王淑娟笑着说,“马铃薯块茎在土壤里培育很正常,但让它通过‘气雾培法’技术培育生长,太不可思议了。” 作为一个“门外汉”,王淑娟带着满脑子的大问号和强烈的好奇心,从最初的排斥到渐渐的相信再到坚定不移地研发。这一路走来,她走的太辛苦太艰难……

“我们要对每一粒原原种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它不仅限于形状、大小、颜色等外观形态,而且要对每一粒原原种的采摘留梗长度、切口大小、是否有外伤等方面都做出精细检验工作,确保采摘的标准化,为每一粒原原种成为合格种子进行严格把关。”王淑娟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道。

跟着姜老师学习,不仅使王淑娟学到了很多种业农业知识,也让她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咱们之前的种植大田都是购买成品营养液,后来我跟着姜老师学习配制营养液,当通过组培苗的栽培试验,看到组培苗一天一个变化,渐渐地就激发起我的求知欲,也慢慢有了一点成就感。”王淑娟说。

据王淑娟介绍,“气雾培法”技术生产原原种需要的组培苗必须是适龄苗。在公司试验过程中,2021年苗床栽培的幼苗全部都是老龄苗,导致整体长势不行;2022年苗床栽培的幼苗一部分是老龄苗,一部分是适龄苗,试验效果对比相当明显;2023年苗床栽培的幼苗全部都是适龄苗,整体长势喜人。公司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用实际成果证明“气雾培”技术已经成功。

“姜老师对马铃薯栽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坚守与付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他老人家既是我从事马铃薯‘气雾培’技术的领路人,也是我这一生中的大恩人。”王淑娟突然间红了眼眶,声音低沉地说道,“今年1月15日,姜老师因病突然离世,我很久都不愿相信这个事实。我是姜老师生前唯一的一名弟子,他老人家毫无保留地将所学知识全部传授于我。现在我时常后悔当时嫌他老人家絮叨,没有投入更多心思、更多精力、更多时间去学习‘气雾培’技术。”

如今,内蒙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拥有“气雾法繁育脱毒马铃薯小种薯栽培方法”发明专利的唯一一家种业公司。“公司在一天天发展壮大的同时,带领着全旗3300多户农民、种植户走在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王淑娟说,“我也在一天天成长着,刚进公司,我既不懂如何布置田间试验,也不会切种,面对大面积的试验田无从下手。”从初入种薯研发行业的懵懂,到如今工作中的从容淡定,王淑娟在人生择业路上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未来,我将继续以热忱与坚韧走在这条科研路上,为培育优质的马铃薯品种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育良种’与‘护生态’同步推进,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切实做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薯都’马铃薯产业稳步高效发展贡献我所有力量。”王淑娟语气坚定地表示。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