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店员为顾客介绍洗面奶实习记者 刘诏烨 摄
●家长为孩子挑选箱包 实习记者 刘诏烨 摄
□本报记者 朱旭敏 李梦娜 实习记者 刘诏烨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市的“开学氛围”愈发浓厚,家长与孩子纷纷行动,或采购学习生活用品,或预习功课,或调整作息,以充足的准备迎接新学期到来。
在集宁区浙江小商品批发市场,热闹场景扑面而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家长与店主的议价声交织,货架上的文具、书包、洗漱用品等琳琅满目。文具区是热门区域之一,一家文具店内,新颖的笔记本、造型可爱的笔袋、多功能文具套装整齐摆放,吸引不少孩子驻足。“阿姨,这支速干笔真的不会蹭脏本子吗?”即将升入三年级的王梓涵指着货架上的笔问道。店主周芳立即递上草稿纸:“你试试,刚写完用手抹都干净。”王梓涵妈妈笑着说:“每年开学前都来这儿,种类多还实惠,能一次性买齐。孩子升三年级,学习任务重了,换套新文具,希望她学习更用心。”周芳一边打包一边介绍:“这几天生意比平时多三倍,卡通款、多功能文具最受欢迎,上周起客流量就涨了,热闹劲儿能持续到开学后。”
箱包店也迎来销售高峰,墙面挂满各式书包,卡通款、大容量款、拉杆箱一应俱全,几位家长正帮孩子试背,并仔细检查肩带、拉链。“最近家长选书包、行李箱的特别多,准大学生对行李箱更挑剔,各尺寸一天能卖二三十个。”店主说道。日化店和家纺店内,家长们忙着选购洗漱用品与床单、被套。市民刘瑞芝的儿子即将升入高中,开始住校生活,她买了满满一大袋:“孩子第一次住校,生活用品得准备齐全,这里能一次性买全,不用跑好几个地方。”家纺店店主也表示:“我们特意备了各种尺寸的床上用品,方便不同学校的学生使用。很多家长很细心,会询问面料舒适度、是否易清洗,我们会按需求推荐合适产品。”
除了批发市场,民建大街的文具店和领先书城也挤满采购的家长与孩子。“妈妈,我觉得这个蓝色的笔袋更好看。”小学生林可欣认真挑选文具,妈妈王丽拿着提前列好的清单:“每年开学前都得‘大采购’,今年让她自己列清单、选文具,想帮她提前感受开学氛围,慢慢进入学习状态。”与小学生不同,高中生采购更侧重教辅书。领先书城里,高中生张家航低头对比两本地理辅导书:“选对适合自己的教辅书,新学期听课、复习才能更有方向。”
采购之外,预习功课和调整作息成为家长与孩子的重点安排。家长赵华为即将上六年级的孩子准备了新学期教材和配套练习册:“这是小学最后一年,基础得扎实。每天让孩子花一小时看数学网课,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开学后带着问题听课,效率能更高。”高三学生李阳的书桌前贴满各科知识点思维导图:“暑假前就制定了预习计划,一边复习高二的函数知识,一边提前了解高三的新内容。虽然没怎么出去玩,但想到离目标大学又近一步,就觉得有动力。”9月即将步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家长陈欣宇,准备重点不同:“听朋友说,刚入学最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没让孩子提前学课本知识,而是每天陪他读半小时绘本培养专注力,还模拟上学作息,教他上课坐好、发言举手,帮他提前适应校园生活。”
距离开学还有几天,如何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业20余年的教师郑朝霞给出建议:“假期里孩子作息自由,开学前要逐步调整到上学作息,避免开学后起床困难、上课犯困。”她还提到,每天适度预习很有必要,不用完全吃透内容,重点是让孩子在预习中找难点、做标记,开学后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效率更高;同时,预习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别给孩子布置过多任务,防止过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心理调整也不能忽视,可和孩子聊新学期的期待,比如认识新朋友、学新知识,让他们对开学有向往。如果孩子有焦虑情绪,别批评指责,要耐心倾听原因,帮他们缓解压力。”
从热闹的文具店到安静的书桌前,从精心采购用品到认真调整作息、预习功课,家长和孩子们用多样方式迎接新学期。这份忙碌中满是对成长的期许,相信孩子们会带着这份关爱,开启崭新的学习旅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