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手绘手帕察哈尔文化博物馆供图
本报讯(实习记者 翟辉)近日,察右后旗察哈尔文化博物馆活动室内,十余名青少年围坐桌前,手持画笔专注创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青少年手绘手帕培训活动在此启动。
活动开始前,博物馆活动室已布置完毕,桌上整齐摆放着素色手帕、水彩颜料、勾线笔等创作工具。博物馆文创部主任尔登其木格以“文化解读”为切入点,结合博物馆馆藏的察哈尔民俗文物图片,向孩子们讲解手帕纹样背后的故事,让原本抽象的民族文化变得可触可感。随后,她现场示范手绘技巧,从线条勾勒的力度把控到色彩搭配的思路,将专业技法拆解为简单易学的步骤,方便孩子们理解掌握。
活动现场,孩子们认真调配颜料、勾勒图案,遇到想法不同时,还会互相讨论交流。尔登其木格穿梭在孩子们之间,发现线条角度偏差时及时纠正,看到色彩晕染不自然时亲手示范,还不时用通俗的语言引导:“蓝色里加一点白,就能调出天空的颜色;黄色和红色搭配,能画出太阳的温暖,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搭配色彩,不用局限于固定模式。”孩子们的创作各有特色:有的专注绘制蒙古族传统“哈达纹”,有的描绘那达慕大会的欢腾场景,还有的用画笔展现草原、骏马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
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原本空白的素色手帕,变成了一幅幅充满童趣与文化底蕴的手工作品。参与活动的李子彤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说:“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这条自己画的手帕,我一定会好好珍藏。”
手帕虽小,却是文化传承的“小载体”。察哈尔文化博物馆馆长恩克达来表示,作为社科普及基地,博物馆始终致力于让优秀民族文化“活”起来、“近”起来。此次手绘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在动手创作中触摸文化根脉,不仅学会了手绘技巧,更在心中种下了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种子。未来,博物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普及。
[手机扫一扫]